公共 专业自考公共课是不论哪个专业都要考的,如《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英语二》等,每年总共安排4月和10月两次考试,且不会每次都安排同样的科目(公共课除外),所以考试的科目会提前公布,再由考生从中选择自己报考专业中要考的科目。
1、自考本科考试科目有哪些?有哪些自考本科备考经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81年至1982年先后在京、津、沪三市和辽宁省试点并于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多年。自学考试因专业不同,开考的科目也不同,下面,以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学(本科)》为例,作一介绍。《经济学(本科)》有18门课程,分别是:1、公共基础课5门;2、专业核心课7门;3、推荐选考课4门;4、毕业考核,
合格课程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课程门数(不含毕业考核)不少于13门。不同于在校学生,自学考试是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因此,学习方法很重要,据我的经验,要想顺利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一般按照每半年3-4门课(也可以2-3门)程安排学习。
除了总复习时间留下一周左右外,将所学课程按照每天的学习页数(章节)详尽列出,2、要有恒心和毅力按照学习计划,坚持不懈,每天不完成所列学习计划不睡觉。3、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一遍学习时,要在重点的地方做好记号(或者早好学习笔记),便于以后复习;对于课程后面列的思考题,要一题不漏地认真做完,对于当时做题时觉得很难的题目,复习时要特别注意,重新再做。
2、自考考试要考几门课?如何报考考试科目能更快毕业?
自考是现在很多在职人员会选择的一种提升学历的方式,自考学习形式很灵活,但是需要考试的科目有很多,一般都是十几门,那么,如何报考科目才能保证最短时间毕业?自考有一个优势在于,教育部不会强制规定考生选择考试科目,一切遵循自愿原则,自考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一般有十几门,短期内全部通过不容易。考生若想以最快的方式获得毕业证,对科目的报考顺序及复习工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大家可以根据小编对自学考试课程的合理报考建议进行报考。1、课程搭配:公共 专业自考公共课是不论哪个专业都要考的,如《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英语二》等,每年总共安排4月和10月两次考试,且不会每次都安排同样的科目(公共课除外),所以考试的科目会提前公布,再由考生从中选择自己报考专业中要考的科目,
建议考生每次考试,报考一门公共课加一到两门专业课,此方法有两点优势:①可以保证每次考试都有科目可选;②公共课难度比专业课低,复习时候难易搭配,能提高通过率。2、报考不宜过多自学考试的门数是比较多的,少的十几门、多的二十几门,面对自考科目繁多,不难理解自考生一次多考几门课程的想法。好多人准备不充分,平时又没时间学习,报考4门碰碰运气,但这真不是概率问题,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四门都考,平均用力,结果四门都容易“摇摇欲坠”,很难全部一次性通过。因此报考不宜过多,选择2到3门课程更合适,以确保对每门课程进行充分的学习、审查,3、看准时机细心的考生会发现有的课程1年只考一次,上半年没准备好预计下半年再报考,等看到公布的课程名单就后悔了,竟然没有这个课程!这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1次没考过,那就要足足再等一年。
那考生就要注意了,在报考的时候,优先选择开考次数少、难度较低的专业课程,以免把时间浪费在等待开考或者重考上面,耽误拿毕业证书,4、提前进行实践考试一些专业是有实践考试的,这些实践考试必须到报考的大学进行,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就得上机编程考试。实践考试在相应课程考试合格后就可进行,所以要尽早报考,如果在全部课程考试后才进行,会拉长毕业时间。
文章TAG:自考 要考 几门 笔试 科目 自考笔试考什么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