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游记,有书信,有给别人写的序,内容丰富,涉猎宽广,可读性强。在我们的学习方式里,有人事网书四种;书放在最后,就是因为在获取新知上,它的效率最低,前段时间有调App发起了“2018年过去了1/4,你要看哪些书呢,看什么书都可以,不是每一次都需要那么明确的目的性。
1、2017年至今,你读过的书单里有什么?
我们读书,然后我们快乐。在这个人人充满焦虑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变得急躁,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让自己安静下来吗?当然不是,通过阅读可以让我们的心得到宁静,哪怕宁静只存在于那片刻瞬间,那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或许有些人并不喜欢读书,但是我们谁又能否定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呢?我就是一个爱阅读的人,从一开始只是单纯的为了学习而阅读,到后来为了兴许去阅读甚至开始在生活中践行着书中的一些方式方法,
从而做到了现如今的兴趣变现。说来这一切都是拜读书所赐,没有曾经的阅读经历,就不可能会有自己现如今的生活。时间飞快,眼看着2018年已经过半,每年给自己制定的学习任务都能如期完成,今年我想也不会例外,要知道,人一旦停止了学习,那么在这个人人日益增进的社会中,等待着我们的就只有被淘汰,或者说被身边的人抛至脑后,这便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越来越吃力。
翻看了自己的读书笔记,发现从2017年底至今,其实自己也还是读了一些书的,虽然看起来比较杂,但是大部分都是当时当下自己的选择,也有些是年底给自己制定任务:如写作方面的书籍,虽然自己是个爱阅读的人,但是写作能力始终也都没有太大的提升,尤其是文案方面,当然自己的本专业除外。始终觉得小说对我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算是我工作生活之余的另一个平行世界,我喜欢跟着作者的笔尖跳跃,在各种环境中和那书中的主人公一同去思考去生活,这也是我对紧张生活下的自己,作的一次次心灵缓冲,
已经阅读过的小说书单:虽然说,我们会去阅读,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些阅读习惯。比如我吧,我喜欢在阅读的同时给自己准备几本读书笔记本,有的专门摘抄一些好的句子,并在下面写上自己的所思所想,或者结合现实生活写一些心里感受;有的是专门用来写阅读感受的如读后感书评什么的;还有的就是作为学习类的笔记(这是专门给自己在学习类书籍的阅读当中准备的);至少这三本固定的学习笔记本对我来说是需要的,也是重要的。
当然也有的人阅读完全是为了打发无聊时光,或许这种方法对你们没有什么用,相反会让你们觉得像是个累赘,但是要知道,作为一个时刻要求自己进步的人,在做任何事情时,我不仅要想到当下轻松快乐,更得要为自己打造将来的快乐,方式方法可以根据自己认为最合理的来制定。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所以赶快动起来,找到自己读书的理由,从而定制自己的书单,让自己做一只愉快的书虫吧,
2、你2017年的书单是什么?
在2017年共计买了200 本书,读了130本左右,在这篇文章里把对我影响大的几本书推荐给你。(文末有彩蛋)01第一本是古典老师的《跃迁》,这本书让我不再沉迷于读书。在我们的学习方式里,有人事网书四种;书放在最后,就是因为在获取新知上,它的效率最低,如学习如何真诚道歉,通过一篇文章,我们5分钟就可以Get到真诚道歉的套路:认错-共情-弥补,而看一本书平均最少2小时以上。
当然,一些需要建立知识体系的场景,我才会选择书这种学习方式;如做一个系统的分享、开发课程等,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和绝大多数人读它的方式不一样;我带领700 人共读这本书,而且为了领读这本书,我前后查阅了40 本书。02第二本是《上瘾》因为这本书,我戒掉了频繁刷微博朋友圈的习惯,也学会了让一群人对我的课程上瘾,
这本书核心东西只有一个,上瘾机制:触发-行动-酬赏-投入。无论是改掉坏习惯培养新习惯,还是想改变别人,又或者是让别人对你对你的产品爱的不可自拔,都可以用这个机制,但这个机制不是万能的,触发的前提是你得会吸引注意力,酬赏需要资源条件,03第三本是《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是被国内读者大大低估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市面上各种知识管理课程。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