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国考考上的是部委级的参公事业单位(如银保监会机关),或者是省级的参公事业单位(如省调查总队),那么,优先选择参公事业单位。你说的国考参公单位应该是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国考的参公事业单位一般实行垂直管理,参公人员只能走内部提拔的路线,很难交流到地方任职,因此,提拔晋升的速度会相对缓慢。

1、国考中的参公单位银保监和国税局岗位各有什么优缺点?

国考中的参公单位银保监和国税局岗位各有什么优缺点

要我说银保监局全是优点,税务局(2018年后国税局地税局合并为税务局)全落下风!一是工资待遇高,银保监遥遥领先包括税务在内的所有体制内单位,由于银保监的监管对象是银行保险等跟钱打交道的单位,为防范风险,银保监适应特殊的工资政策,一般待遇是同级同地区税务的2~3倍以上,有时银保监甚至压缩出差经费保工资,待遇之高都关心起上税啦!二是职务晋升快,首先,银保监主要在总、省、市以及一半左右县设置机构,机构相对税务总、省、市、县、乡五级层次高、级别高;其次,银保监人员相对税务少,银保监人数可能也就2万左右,职位多、职数多,而税务号称百万大军,职位少、职数少;三是银保监出路多,跳槽去金融机构的比比皆是,而税务基本是很稳定。

2、公务员的职位备注是参公管理,是编制吗?与真正的公务员有区别吗?

公务报考职位备注是参公管理,说明报考的职位是事业编制,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在职务和职级晋升、工资套改等各方面,均按公务员标准执行,享受同等待遇,因此,参公管理事业编制虽然不是行政编,但各方面待遇与公务员无异,没有什么差距。参公编制的形成有其由来,过去由于行政编制有限,拿不出太多编制用于招录人员,而不少事业单位又实际上承担着行政执法职能,为了符合法律程序,于是采用了折中的方式将部分承担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按公务员法来管理其在职人员,不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由于待遇和晋升方式都一样,某种程度上来说,参公人员就是公务员。但细究起来,参公和公务员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说交流,很多地方已经实现参公和公务员自由流动,两者之间相互调动没有障碍,但也有一些地方不行,将参公人员调行政视作“逆向流动”,除提拔到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允许调到行政机关外,一般人员仍不能实现参公到行政的自由流动。

特别是本次机构改革后,很多参公单位取消,一部分参公人员可以随职能划转分流到机关安置,还有一部分参公人员将随单位改公益,保留参公身份,虽然身份待遇保住了,但是在公益类事业单位无法执行公务员管理系统,实际上已经没有了职务上升空间,对这部分参公人员而言,未来非常尴尬,而相反,如果是公务员,无论怎么改,晋升体制不会变,无非单位好赖有差别而已。

3、参加省考进入了参公单位但不算行政编,这个工作的前景怎么样?

首先你是参加省考进来的那么你肯定属于公务员或参公管理,你应该享受和公务员同等的待遇,并且在组织部门进行了登记,如果你没有享受公务员或参公相关待遇(有车补肯定是公务员,科员标准550元每月),那么应该尽快找本地区组织部门进行核实,以防出现其他情况,越早越好。公务员和参公管理的晋升都是按照公务员的晋升标准进行晋升的,最近国家修订了新的《公务员法》明确了现在公务员晋升分为两种,职务晋升和职级晋升,

职务包括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第十八条明确,公务员职级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层次分为四等十二级: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新修改的公务员法更注重于双轨并行,比以前更能调动大家积极性,因为职级晋升明确后,大家晋升空间可以更大,不像以前因为领导职位或者非领导职务数量的限定,好多人退休还是科员,公务员的工作稳定,只要你不违法基本上可以干到退休,不会出现中年危机,福利待遇为社会水平中等偏上,社会地位比较高,所以可以说公务员是前途光明,所以请珍惜现在的岗位,好好干。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