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同学所提的“学好数学”和“提高数学成绩”实际上属于两个问题。关心怎样学好数学的人一定是数学不太好的人,有哪几个新概念,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当时还未懂,自己是怎么查的,怎么记的,怎么想的;回忆上课的经过,天生数学能力差也不要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1、怎么才能学好数学呢?
数学的根在逻辑。很多人数学就是不行,或许是天生的,然后天生数学能力差也不要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对于人生的大考,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考研,都少不了数学的身影,得数学者得天下,学好数学是以后能否有机会崭露头角的关键。关心怎样学好数学的人一定是数学不太好的人,对于数学不怎么好的人,有以下学习的方法。
理科文科化,数学公式定理的记忆很多人死记公式定理,但是就是做题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用。定理和公式的学习一定要明白公式和定理是怎么来的,他们是怎么用的,不要直接去死记硬背。其实上课老师授课的时候新课都是在讲定理公式的提出和应用,数学的公式定理并不多,完全掌握理解吃透再去做题方能事半功倍。不要吝啬去挖定理含义的这个时间,很多同学就是想靠做题来提高成绩,但是公式定理都没有理解透做题也是瞎做,非常盲目,
错题回顾错题很重要,做题不在多,在精。很多学生做了一大堆题,结果不会做的题目老师一讲就明白了,之后遇到类似的还是不会做,这就是回顾的不够,其实,数学每一个章节所有的知识点也就那些,题型就那么几种,如果懒得整理错题,就买两本经典习题集,反复做,不会做的做第二遍,第二遍还是不会就做第三遍,第三遍再做不出,直接把答案背过。
考研数学只准备了三个月,一本辅导书做了三遍,轻松140 (满分150),就是用了这个方法多动手一定要动手,有些同学尤其是女生,不喜欢思考不喜欢动手,一看题目没思路就去看答案或者问别人。从别的地方得来的永远不算自己的,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出来的才是真正掌握,一个题目用1小时解出来,第二次在遇到类似的很快就能答出来,如果一个题看过不会做,别人讲了一分钟明白了,下次遇到还是不会做,这就是差别。
2、怎么才能学好数学啊?
影响数学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例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先天遗传素质、后天身体状况、教师与家长教育水平高低以及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校园小环境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原有知识基础好差以及智力、能力强弱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想学(目的态度),二是会学(学习方法)。学生在刚进校的时候,人人都是想学的,
但是,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同是那几个老师所教,使用统一课本,入学时基础差不多,过了一段时间,成绩就会出现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慢慢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同学越学越想学;有的同学越学越厌学的原因。会学是一个技术活儿,要找对方法,先说课前预习的事。上课前,有的学生对老师这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老师上课讲解,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呆板被动,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的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听课时有的放矢,对预习发现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的地方细听详记、思考理解,当堂掌握,在学习中较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另外,同是预习,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看起书来,象是看小说似的,不大容易发现问题,更难发现数学的内在联系,即使发现什么问题,也不停下来问个为什么,不去追根求源搞清楚;有的看书时动手又动脑,把新课中不懂的旧知识查个水落石出,对新课中的问题能理解的就当时弄通,弄不通的就记下来,等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分析讲解。
这样一对比,家长们就知道了,再说说学习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课堂听课的问题。课堂上,有的学生全神贯注,专心听讲;有的分心走神,瞌睡打盹,同是听课,有的象架录音机,全听全录;有的象个速记员,边听边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一大堆;有的以听为主,边听边思考,有了问题记下来;有的干脆不记,只顾听讲;也有的边听讲边划书边思考。
文章TAG:数学 考好 学好 怎么才能考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