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可以直接转管理八级即副科,在中级岗位任满两年可以转管理七级即正科。专技中级转管理岗7级,一般要求在中级岗位聘任两年以上,在事业单位几种岗位之间,受职数和发展空间限制,一般都是管理岗转专技岗,很少专技岗转管理岗,工勤都干到技师了,还转什么管理岗、专技岗。
1、事业单位的技师转管理岗,能到什么级别?如果转专业技术岗能到什么级别?
工勤都干到技师了,还转什么管理岗、专技岗?事业单位分管理、专技和工勤三种岗位。其中工勤岗位按技能等级晋升待遇,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档,从工资待遇上来区分,初级工相当于行政机关的办事员水平,中级工相当于科员,高级工相当于副科,技师相当于正科,高级技师相当于副处。除了高级技师,技师是属于工勤第二高的技能等级,在工勤岗位能够干到这个等级,凤毛麟角,已经非常难得,
单论工资待遇不输中级职称,完全没必要转什么管理岗或专技岗。而如果要转,按规定,工勤人员符合条件可以竞聘、民主推荐等方式转到管理岗或专技岗任职,享受相应的待遇,但竞聘的前提,是必须符合条件,比如专技岗,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只有具备了基本的职称,才能竞聘到相应的专技岗位上任职,而不是参照原来的技师技能等级直接对应转岗。
换而言之,工勤技能人员通过竞聘转到管理岗或专技岗后,就意味着一切从头来过,按转岗后的岗位要求评聘职称或提升职级,才能享受相应的待遇,注意,这里强调的只是享受相应的待遇,工勤转岗后,转岗不转身份,可以享受相应待遇,但其工人的身份不会发生改变。无法转干,就不能提拔到领导岗位,就无法实现质的突破,与其这样转来转去不知何谓,还不如安安稳稳拿着技师的工资待遇来得实际。
2、30岁,985高校专技岗位中级,转行政岗科长,请问有何利弊?
在高校专技岗转行政岗,可以考虑,两点原因:第一,专技中级转管理岗科长,基本相当,不吃亏。事业单位中级职称,工资待遇等级大致相当于正科,也就是管理岗7级的水平,行政岗科长,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也就是管理7级,两种岗位互换,在级别和待遇上没有太大区别。不过,专技中级转管理岗7级,一般要求在中级岗位聘任两年以上,
这是硬性条件。第二,高校行政岗位职数比较多,在事业单位几种岗位之间,受职数和发展空间限制,一般都是管理岗转专技岗,很少专技岗转管理岗。但在高校,有时候是例外,我国的高校是事业单位,实际上行政岗位基本上参照行政管理,级别普遍较高,像985高校,校长和书记都是副部,常委副书记、副校长设正厅,普通副校长副厅,一般行政部门是处级设置,且职数比较多,走行政岗虽然相对教授工资较低,但容易爬上领导岗位,一旦干到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发展空间就比较大了。
纵向,可以继续升校领导;横向,可以外派地方挂职或任职,学而优则仕,进入地方行政系统,这两年,很多高校领导调任地方任职,高校的行政人员不再像过去那样局限于系统内交流,一方面从侧面证明了地方对优秀人才的渴求,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在高校“从政”的前途。在高校从事专技岗和管理岗有很大区别,干专技,只要把自己的专业干好、把学生教好,其他的基本上不用管太多,相对自由和单纯,工资也高。
3、事业单位职级并行,那么事业单位技术岗中级转管理岗9级,划算吗?
这是明显的不会算账,谁转谁吃亏,谁转谁后悔,第一笔账:县以下事业单位职级并行,也有比例限制,只有少数人能够晋升到管理岗7级(正科级)与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度一样,事业编管理岗职级并行也有比例限制。其中,五级职员不超过管理岗位数量的2%;六级职员i不超过管理岗位数量的10%;七级职员和八级职员之和不超过管理岗位数量的60%,其中七级职员不超过七级职员和八级职员之和的50%,
假设乡镇事业单位管理岗人员有20个,五级职员数额有0个,六级职员数额有2个,七级、八级职员数额共有14个,其中七级7个、八级7个。在正常的人员交流、达领退休后,虽然所有人退休前都可以晋升为八级以上职员,享受副科级以上工资待遇,但是,按照职务优先晋升职级惯例,普通人员想要晋升到管理岗七级的难度很大,几乎没有这个可能性。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