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之下,毅然反水,联合赵氏,反攻智氏,一击灭智,助力赵氏,死里逃生。范氏、中行氏(与智氏同宗)联合赵氏别支邯郸氏,发兵攻打赵氏,其余三卿智氏、韩氏、魏氏,为扩大本族权势,站队赵氏,联合对抗范氏、中行氏,以范氏、中行氏首先起兵,“首乱者灭之”的理由,展开对二氏的攻伐,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攻击国君支持的二氏,来削弱晋君统治基础。

1、联合智评家的数据怎么样?

联合智评家的数据怎么样

数据特点如下:全市场覆盖日均新增产品超1000支,更新净值和公告超10,000条产品维度深10大维度,超400项数据指标,深度解析银行理财更新T 1产品数据24小时内更新,新发与存量产品全覆盖数据准确度高技术爬取 分类入库 逻辑校对 实时报错,四大流程确保数据准确度高达99%数据结构化对公开数据内容进行字段拆解和结构化处理,便于数据分析专业技术传承联合信用服务理念二十年信用技术体系积累专注理财产品测评、数据及风控服务、理财领域研究。

2、晋国三家大夫智、韩、魏联合攻打赵氏?为何韩、魏突然调转枪头联合赵氏攻打智氏?

晋国三家大夫智、韩、魏联合攻打赵氏为何韩、魏突然调转枪头联合赵氏攻打智氏

一句话概括:唇亡齿寒!自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年),晋国六卿为争夺控制权,爆发内战,范氏、中行氏(与智氏同宗)联合赵氏别支邯郸氏,发兵攻打赵氏。而晋君定公在背后支持范氏、中行氏,其余三卿智氏、韩氏、魏氏,为扩大本族权势,站队赵氏,联合对抗范氏、中行氏,以范氏、中行氏首先起兵,“首乱者灭之”的理由,展开对二氏的攻伐,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攻击国君支持的二氏,来削弱晋君统治基础。

经历八年战争,至周敬王三十年(前490年),范、中行二家被彻底打垮,晋国进入了四卿专权时期,而智氏,通过对范氏、中行氏的战争,在晋国诸卿中实力大涨,已隐隐压在其余诸卿之上。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晋国执政(中军将)赵鞅去世,智氏家主智瑶接替其成为新一代晋国执政,而赵氏继承人--赵襄子赵无恤,只能按资排辈,位于智瑶之下,

智瑶为人,聪明果决,足智多谋,志向远大。任执政后,先后击败齐、卫,灭夙繇,通过连续征讨,极大地提升了晋国的声望。而智氏,也在智瑶的带领下,日渐强大,成为国内超级大族,不要说其余韩赵魏三卿,即使晋君,也得仰智氏鼻息,小心翼翼地维持,但另一面,智瑶平时骄纵狂妄,不能尊重他人,同时智氏在晋国势力逐渐强大,其余三卿也日渐不满,但是没有行之有效的遏制方法,三卿一时间也无可奈何。

此时,智氏通过担任晋国执政,名正言顺地攫取了晋国军政大权,对外确实屡战屡胜,大展国家威风,对内也以执政名义,通过各种手段,顺势侵占晋君及其余三卿的利益,这一情况,恰似六百年后,曹氏托名汉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初代版。而韩赵魏三卿,则如汉末诸侯,虽竭力想维护家族权益,但受制于大义名分,左支右绌之下,也难以面对曹氏咄咄逼人、或明或暗的攻势,势力强者,或可以为孙刘,实力不济者,吕袁张而已,

周贞定王十一年(前458年),原划归晋公室所有的范氏、中行氏领地,被四卿私分,而晋君无可奈何。但智瑶绝不愿意其余三卿能借机扩大势力,于是提出“四卿每家各贡献一百里地、一万户人口”给予国君,以示诸卿恭顺国君,行人臣之礼,其实,现任晋国执政是智氏,控制晋国大权的也是智氏,人口土地名义上献给国君,其实就是转而受智氏掌控而已。

可以想象一下:曹操要求孙权献长沙郡,刘备献汉中郡予献帝,以示人臣之礼,孙刘两家是个什么态度!韩氏家主韩虎、魏氏家主魏驹,有苦难言,自度拗不过智瑶,为了息事宁人,相继献出土地人口,而赵氏,家主赵无恤坚决不从,说:“土地是先人的产业,哪能随意送与他人?”。智瑶原准备逐步蚕食三卿,见韩魏已乖乖献土纳民,而赵氏不从,顿时勃然大怒,立即以晋君名义,斥责赵氏不臣,

同时胁迫韩魏二家,于周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一同出兵,攻打赵氏。赵无恤不敌,退保晋阳拒守,三家联军围攻晋阳一年有余,因赵氏平日善待领民,晋阳诸人皆愿支持赵氏,抵抗联军,且晋阳城高守坚,储存有大批作战物资,赵氏守城无兵甲短缺之忧,联军屡攻不克,智瑶一贯骄纵,见迟迟不能克晋阳,大怒之下,引汾水淹晋阳。


文章TAG:智训  联合  赵氏  攻打  联合智训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