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核算的对象,必须是能够用货币计价的,而且我们要假设他币值是稳定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为什么这么说呢,并不是因为现在财务造假的事,简单的说是,财务的一些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许多假设的基础之上,(关于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金,应该根据每一个月在国税所抄税的数额来确定.因为税控机会打印一份表格上面会有具体的数字)5、其余的就是装订凭证,写报表附注,分析情况表之类6、注意问题。
1、想在成都学会计,会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曾经看过一本书,其名字叫做《财务是个真实的谎言》,建议初学者可以买来看看。为什么这么说呢,并不是因为现在财务造假的事,简单的说是,财务的一些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许多假设的基础之上,学过基础会计的人都知道,财务有四项前提假设:1、会计主体假设:就是会计核算的主体并不需要和法律主体一样,他可以把法律主体切成几个会计主体,或几个法律合并成一个会计主体来核算;2、会计分期假设:这一点在西方国家很常见,许多公司的会计报表期间并不和自然月一样哦,企业可以自行定义其财政年度;3、持续经营假设:这一点很好的区分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懂财务的都知道,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才有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的摊销和计提等等,如果你是个悲观主义者,很有可能你就会选择收付实现制?4、货币计量假设:就是能够核算的对象,必须是能够用货币计价的,而且我们要假设他币值是稳定的,举个例子,足球俱乐备如果买了一个球员,花了不少转会费。请问我们如何核算这个球员呢?是用转会费来计算他的价值入账,还是采用未来估值确定?学好财务,不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基础理论,背后隐藏着许多不显为人见的道理,弄明白了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对我们学习会计是很有好处的,
2、如果在成都学了会计,会计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呢?
会计处理流程:如果企业的规模小,业务量不多,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直接将逐笔业务登记总账。实际会计实务要求会计人员每发生一笔业务就要登记入明细分类账中,而总账中的数额是直接将科目汇总表的数额抄过去。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量每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是一个月编制一次科目汇总表,如果业务相当大。也可以一天一编的,
二、具体内容: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你在做),然后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所以月末登记就是因为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待摊费用的摊销等,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
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税务决定。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
第二个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计算方法,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然后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同时还要注意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应付税款法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相等的,采用纳税影响法时,存在时间性差异时所得税科目和应交税金科目金额是不相等的)。
4、最后根据总账的资产(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等)负债(应付票据,应附账款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料,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余额(是指总账科目上的最后一天上面所登记的数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或科目汇总表的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附加等)的发生额(发生额是指本月的发生额)编制利润表。
文章TAG:会计学 会计 成都 特征 成都会计学会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