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法所称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由于在医院里很多人辨别不出谁是“医师”,谁是“药师”,谁是“检验师”,谁是没有两个证的“实习医生”,为了表示尊重,那就一律都喊“医生”,“医生”是一个大范围的名词,“医师”则是一个小范围的名词,“医师”这个词则是有某些特定条件限制、更加细化的称呼。
1、医生到底是什么?
谢谢邀请。医生到底是什么?首先医生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我的亲人里边儿有两个医生,一个是我的婆婆。还有一个是我的二姐,有时候去二姐家做客。走在小区里,人们都亲切地跟她打招呼。国医生好,每每听到这种称呼,我心里都有种自豪感。特别是我的婆婆是全科医生,也就是单位的保健站大夫。在上个世纪的宿舍区,
没有社区门诊。家里备有血压机,听诊器。医药箱,不分白昼。随叫随到,有时候刚刚摆好一桌的年夜饭。有人突发疾病,放下饭碗马上赶到。没有多余的报酬,救死扶伤神圣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的商业化,也出现了很多医患矛盾。我要说的是千万别一棍子打死,大多数的医生都医德高尚。妙手仁心,向她们致敬[玫瑰][玫瑰][玫瑰]。
2、医生和医师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第一:医生指从事医疗事业的临床工作者,多指内外妇儿和医学影像学等,包括见习医生、实习医生、住院医生和医师。当然,现在的要求高一点的三甲医院,都要求硕士毕业生,他们毕业生要求“三证或者四证合一”,就是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研究生毕业证,规培证,所以他们一毕业就是医师。本科毕业的医生,可能没有这些证,需要工作之后再考试获得,三证(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规培证),那么他们在毕业后在医院内部工作属于住院医生,不能单独从事临床工作,需要在上级带教医师指导下从事辅助性工作,否则属于非法行医,
以前可能在县区级医院可以,现在不行。乡村医师,属于特殊医生,这是国情决定的,在很多落后的县区存还是可能存在,他们需要考取助理医师证,以后会越来越严格,赤脚医生:已经淘汰了,丢进历史的垃圾堆。(补充:他们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向他们致敬!)医生:医生、大夫,一般不是指从事护理工作和后勤的人员,现在正规三甲医院的衣服可以看出来,故意区别,
3、医生与医师之间有什么区别?谁的实力更强?
每个人生病的时候都要去医院,可是我们在医院里听到最多的都是“医生医生,您快帮我看看,我不舒服!”几乎听不到有人这么喊:“医师医师,麻烦您帮我看看,我为什么总是不停地放屁?!”那么到底是应该叫“医生”呢,还是叫“医师”呢?他们哥俩到底谁的实力更强呢?要想搞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清楚“医生”和“医师”的名词解释。
“医生”这个词,我能查到的最早的出处,是《唐六典·太医署》中记载的:“医生四十人,典学二人,”我认为应该从那个时候开始,凡是在专门学校学医的人,都开始被称之为“医生”。在《现代汉语大辞典》中,医生的定义是:掌握医药卫生知识,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人员的统称,而医师的定义是:指受过高等医学教育或长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医务卫生人员。
从字面的解释不难看出,“医生”这个词是一个统称,既然“医生”是对掌握医药卫生知识的专业人员的统称,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医院里大家都喊那些穿工作服的人为“医生”了!药局里负责配药、取药的药师,你喊他们“医生”没有错,化验室负责标本检验的检验师,你喊他们“医生”没有错,放射科负责拍片的放射技师,你喊他们“医生”没有错,诊室里治病救人的医生,你喊他们“医生”更没有错,就连护士站里漂亮的护士姐姐,你喊她们“医生”也是OK的。
因为这些在医院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是掌握了医药卫生知识,而且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医师”这个词则是有某些特定条件限制、更加细化的称呼。那么“医师”这个词为什么会有局限性呢?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规定: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适用本法。
文章TAG:医师 医生 医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