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体系化的书、成套的书是很好费时间的。看这本书的时候,要把奖惩放到激励的大框架里看,放到目标的更大框架里看,才能不会被作者牵着鼻子走,在我们的学习方式里,有人事网书四种;书放在最后,就是因为在获取新知上,它的效率最低,否使用奖惩手段,要看三个维度。
1、2016年你的书单是什么?
2016年至今“读过 听过”的书籍已经有小500本了,如果按本推荐,估计写完得全文几万字。所以,我按照“类”来推荐,每“类”会把我认为最经典的3本书放出来,第一类:名著类几乎任何人读书都是从文学名著开始读的,十几岁的年纪,已经没有了阅读障碍,可以自由阅读。而周围老师、家长们推荐的首选就是国内外名著,如茅盾文学奖、十大世界名著等等,
毫不否认,这些书,我小时候几乎都没怎么读过。所以,当我开始大量读书的时候首选的就是这些,不为别的,为了弥补儿时的遗憾,这些书经典至极,不管是10岁还是80岁的时候读,都能有不同的体会。3本超经典书:《飘》、《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第二类,实用类书籍这个书籍种类太广泛了,我是图省事,把几百本书都归为了这一类。
如心理学、时间管理、沟通、视觉笔记、办公技能等等,各类我们能用到的、能给生活带来帮助的都归为实用书籍,毫不否认,这一类书籍多是快餐书畅销书,基本读一遍,甚至读一半,甚至看个书名就知道写的啥。但也恰恰是这零零碎碎的实用书,加上几百本的大量阅读,却帮我搭建起来了“体系化”的实用技能,听、说、读、写人生四大通用能力得到了提升。
1个小建议:这些书一定要快读,但可以读2遍,比如正常读一遍是1h,你可以30min读一遍,第二遍再用30min,自己尝试一本,就知道有什么不同了。(这个方法我一般不告诉别人)3本超经典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影响力》、《人性的弱点》,第三类,成套的书籍(体系化)这一类书还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类是一个作者写的一个大系列书籍,如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39本系列。
另一类书不同作者写的“一个主题”的系列书籍,如曾国藩系列,先声明:读体系化的书、成套的书是很好费时间的。一般这些书都是几本、十几本甚至几十本,时间跨越几十年、一百多年,涵盖的历史、人文、社会、心理绝对是无所不包,读这种书很耗神,但它所带来的那种知识的饱腹感是其他书籍不能比拟的。而且这些书不像名著那样陶冶情操,也不像实用书那样增加你的技能,但却能实实在在的让你感觉学到了东西,这也是这些书籍的魅力,
3套超经典系列:“大秦帝国”系列、“德鲁克管理学系列”、“曾国藩系列”。(抱歉,我读这种书籍也不多,有些耗时间、耗神)以上仅是个人经验,读书是很幸福的事情,但,不要贪杯哦,日读十多页、多则1本,足以。日进一步,三到五年时间你便成为不一样的自己,我是千城,就是那个要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的男人。
2、你2017年的书单是什么?
在2017年共计买了200 本书,读了130本左右,在这篇文章里把对我影响大的几本书推荐给你,(文末有彩蛋)01第一本是古典老师的《跃迁》。这本书让我不再沉迷于读书,在我们的学习方式里,有人事网书四种;书放在最后,就是因为在获取新知上,它的效率最低。如学习如何真诚道歉,通过一篇文章,我们5分钟就可以Get到真诚道歉的套路:认错-共情-弥补,而看一本书平均最少2小时以上,
当然,一些需要建立知识体系的场景,我才会选择书这种学习方式;如做一个系统的分享、开发课程等。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和绝大多数人读它的方式不一样;我带领700 人共读这本书,而且为了领读这本书,我前后查阅了40 本书,02第二本是《上瘾》因为这本书,我戒掉了频繁刷微博朋友圈的习惯,也学会了让一群人对我的课程上瘾。
这本书核心东西只有一个,上瘾机制:触发-行动-酬赏-投入,无论是改掉坏习惯培养新习惯,还是想改变别人,又或者是让别人对你对你的产品爱的不可自拔,都可以用这个机制。但这个机制不是万能的,触发的前提是你得会吸引注意力,酬赏需要资源条件,03第三本是《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是被国内读者大大低估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市面上各种知识管理课程。
文章TAG:书单 2016年看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