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会珠算,国家为什么禁止珠心算
来源:整理 编辑:职业资格 2023-03-15 16:59:17
本文目录一览
1,国家为什么禁止珠心算
因为珠心算将幼儿的表象固化,手脑算将幼儿的思维停滞在动作,对幼儿来说,是思维发展的退化或者倒置,是与科学的数学教学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孩子真正理解数概念。同时,珠心算算法与先阶段算法统一性不高。国家并不是禁止珠心算,而是禁止把珠心算转变为小学、幼儿园的必修课程,禁止办这类所谓的特长班,珠心算不能成为急功近利的牟利工具。因为珠心算将幼儿的表象固化,手脑算将幼儿的思维停滞在动作,对幼儿来说,是思维发展的退化或者倒置,是与科学的数学教学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孩子真正理解数概念。同时,珠心算算法与先阶段算法统一性不高。任何内容要进入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课程,必须达到三个方面的要求: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知识本身的逻辑。因此,某种教学方法或手段必须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和严格的科学论证,被证明为确实对全体幼儿和学生的发展有效,才可能考虑进入课程体系。目前来看,珠心算教育的发展还远未达到这样的要求。学过珠心算的儿童在小学数学计算时,总是会先想到算盘然后再算题,很容易混淆珠心算和小学数学中对“数”的表达,并且难以建立对数概念的理解和形成基本的数理逻辑能力,从而产生数学学习方面的障碍。
2,几岁开始学珠心算比较好
5-6岁学习比较好的。1、5-6岁的小孩一般都读幼儿园大班,因此有很多课余时间,本来学习珠心算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因此较适合。2、5-6岁基本会思考,相比4岁以下的小孩,大脑发育基本OK。3、5-6岁为上小学准备,学过的上了小学后都会感到小学的作业很少,基本没有什么作业,还有时间看电视、玩。所谓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的计算方法。其运珠技巧有一定的规律及口诀,当使用者能熟练操作算盘,除了会快速的求出正确答案外,也能透过脑细胞的滋长,将算盘的盘式、档次及算珠的浮动变化描绘到脑子里,即好像在脑子里有把「活算盘」,这种活算盘的影像,称为「虚盘」。它透过知觉,形象,记忆等过程,在大脑里来完成珠算运算,即我们所谓珠算式心算。珠算式心算,其速度之快非常惊人。往往只要听到题目报数,或自己看到计算题型,算者即能将答数脱口而出,或立即写出。所以珠算式心算计算技术。5-6岁学习比较好的。1、5-6岁的小孩一般都读幼儿园大班,因此有很多课余时间,本来学习珠心算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因此较适合。2、5-6岁基本会思考,相比4岁以下的小孩,大脑发育基本ok。3、5-6岁为上小学准备,学过的上了小学后都会感到小学的作业很少,基本没有什么作业,还有时间看电视、玩。
3,珠心算算法
呵呵,我们好朋友的弟弟学了这个.回来告诉我们的.其实,老师是教他们上珠一粒代表5,下面一粒珠子代表1.然后有这个口诀。“加1不够,下5减4;加2不够,下5减3;加3不够,下5减4;加4不够,下5减1。”你可以拿一把算盘算一下,比如1+2+3,先拨下珠一粒,代表1,再拨下珠2粒,代表+2,现在就有3粒了,所以现在是3,再加3,现在只有下珠1粒了,加3不够,所以口诀是下5减2,(拨上珠一粒代表5,下珠拨去2粒,)现在就是等于6了,上珠1粒,下珠1粒。(减法也是一样的道理)都为上珠时,组成50500, 55000,50050,50005 (2)都为下珠时,组成10100,11000,20000,10010,10001; (3)一个上珠、一个下珠时,组成51000,50100,10500,15000,60000,50010,50001,10050,10005您好,1、概念 珠心算又称珠算式心算或珠脑速算。珠心算是将数变成脑海中算盘上的算珠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它是在珠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目前在东南亚一带甚为流行,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台湾,如雨后春笋般掀起珠心算热潮。近年,珠心算将在中国大陆掀起一个新的学习高潮。 珠算式心算能力来源于脑映像,孩子们自身也能实际感受到心算能力提高。因此,珠算、心算激发了孩子们由一位到多位数心算的求知愿望。使孩子们通过珠心算训练,不仅能学习一种特殊而有益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大脑智力,加强形象思维能力,沟通左右脑,使整个大脑的发育趋于平衡,协调发展,从而更具有创造力。 初学珠算是有意识地拨算珠,以后就可以做到无意识地自动地拨珠了,这一点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接着是根据算盘的形象在脑中描绘,并开始练习心算,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4-5岁开始学习珠心算效果最佳。一般分界是在10岁左右,脑映象一旦消失便不能再生。 学龄前的幼儿,不仅不了解数的概念,而且也没有数的印象,为了让小朋友能够具体地理解数的概念,有必要使用算盘一类的具体工具作为教学辅助。如果教他们珠算,容易产生算盘图像,但随着年龄上升 ,就会产生自己的数字图像,这个时候再教他们学习珠心算就容易产生混乱,因此最理想是从小一点的时候开始学习珠心算。 2、起源与发展 心算是通过思维作数的计算而得出结果的活动。是在大脑中以算珠表象作为载体,运用珠算法则所进行的计算。自从人类开始有了数与数位概念,并能进行最简单的数的计算时起,就有了心算。为了辅助心算,才有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算工具,石子、树枝等也都是远的最原始的计算工具。 接着发明了筹算、珠算、笔算、电算等计算工具及相应的算法。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之快,计算精度之高是空前的、无与伦比的。但是,无论使用任何种类的计算,都需要人类脑力的参与,换言之,为了辅助心算而发明了算具,有了算具,又提高了心算水平,然而算具永远不能代替人脑,也永远不能代替心算。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素质、高智能人才。 如果用珠心算来发展强化儿童的智力,就可以根据其个性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若孩子们都能发挥善用天赋的智力,珠心算的智力培养功能必将大放异彩。 3、脑映像 珠心算是把算盘描绘在脑海中,形成脑映像。发展脑映像是发展人类智慧的途径之一,是一个新生事物。脑映像是一门学科,它是指过去的知觉,尽管过了许多年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孩子们的这种知觉是天赋的。过了少年(一般10岁以后)这种脑映像将从大部份孩子身上消失掉。脑映像天赋在心灵深处不断的流动,成为学问、艺术的推动力。从这个意义而言,可将教育本意理解为“将原有的东西引发出来”。
4,算盘什么时候出现
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
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材质各异。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或塑料制品),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9档、11档或15档。档中横以梁,梁上2珠(财会用为1珠,每珠为5;梁下5珠(财会用为4珠),每珠为1。用算盘计算称珠算,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统称珠算法则。相对一般运算来看,熟练的珠算不逊于计算器,尤其在加减法方面。用时,可依口廖,上下拨动算珠,进行计算。珠算计算简便迅捷,为我国商店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
算盘的起源与普及
算盘是由早在春秋时期便已普通使用的筹算逐渐演变而来的。珠算最早见于文献的当推东汉《数术记遗》一书,可见汉代已出现用珠子计算的珠算方法及理论。算盘名称之见于算书者以宋代《谢察微算经》为最早,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有横梁的穿档的大珠算盘已经出现。至元代,算盘的使用已十分流行。宋元之间的刘因就写有《算盘》诗。明代记载更多,如《瀛涯胜览》、《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诸书都有关于算盘的记载。明初时,中国算盘流传到日本,其后又流传到俄国,又从俄国传至西欧各国,对近代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5世纪中叶,《鲁班木经》中有制造算盘的规格。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算盘材料有木、竹、铜、铁、玉、景泰蓝、象牙、骨等等。小的可以藏入口袋,大的要人抬。
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在明代,珠算已相当普及,并且出版了不少有关珠算的书籍,其中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位(1533~1606)的《直指算法统宗》 (1592)。
《算法统宗》是一部以珠算应用为主的算书。全书共17卷,有595个应用题,多数问题摘自其他算书,但所有计算都改用珠算。书中载有算盘图式和珠算口诀,并举例说明如何按口诀在算盘上演算。其中开平方和开立方的珠算法是程大位首先提出来的。书末附录“算经源流”记载了宋元以来的51种数学书名,其中大部分已失传,这个附录便成了宝贵的数学史料。
算盘的种类
值得注意的是,算盘一词并不专指中国算盘。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许多文明古国都有过各自的算盘。古今中外的各式算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沙盘类,算板类,穿珠算盘类。
①沙盘是在桌面、石板等平板上,铺上细沙,人们用木棍等在细沙上写字、画图和计算。②后来逐渐不铺沙子,而是在板上刻上若干平行的线纹,上面放置小石子(称为“算子”)来记数和计算,这就是算板。19世纪中叶在希腊萨拉米斯发现的一块1米多长的大理石算板,就是古希腊算板,现存在雅典博物馆中。算板一直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要计算工具,不过形式上差异很大,线纹有直有横,算子有圆有扁,有时又造成圆锥形(类似现在的跳棋子),上面还标有数码。③穿珠算盘指中国算盘、日本算盘和俄罗斯算盘。日本算盘叫“十露盘”,和中国算盘不同的地方是算珠的纵截面不是扁圆形而是菱形,尺寸较小而档数较多。俄罗斯算盘有若干弧形木条,横镶在木框内,每条穿着10颗算珠。在世界各种古算盘中,中国的算盘是最先进的珠算工具。
黄帝时代有没有算帐先生,或者说,有没有能打会算的“会计”?当今人不得知晓。
传说,算盘和算数是黄帝手下一名叫隶首的人发明创造的。至今在农村还流传着隶首当初算账时,发明的中国式的“阿拉伯”字母。80岁以上的年老人还会写、会用。这十个字母的写法:|、‖、、×、、、、、夕、十。比如三斤八两的写法“”二斗四升写法是“‖×”十八丈布写法“十”;三尺四寸木材写法“×”。
黄帝统一部落后,先民们整天打鱼狩猎,制衣冠 ,造舟车,生产蒸蒸日上。物质越来越多,算帐、管帐成为每家每户每个人经常碰到的事。开始,只好用结绳记事,刻木为号的办法,处理日常算帐问题。有一次,狩猎能手于则,交回7只山羊,保管猎物的石头只承认交回1只,于则一查实物,正好还是7只。为啥只记1只呢?原来石头把七听成1,在草绳上只打了一个结。又有一次,黄帝的孙女黑英替嫘祖领到9张虎皮,石头在草绳上只打了6个结,短少了3张。所以出出进进的实物数目越来越乱,虚报冒领的事也经常发生。黄帝为此事大为恼火。
有一天,黄帝宫里的隶首上山采野果,发现一树熟透的山桃。他爬上树边摘边吃,不知吃了多少,只觉得口流酸水,肚内发胀,再没敢多吃,跳下树来,坐在地上休息。
突然发现扔在地上的山桃核非常好看。他一个一个从地上拣起来,一数个,正好20个。他想:这十个桃核好比10张虎皮,另十个好比10只山羊皮。今后,谁交回多少猎物,就发给他们多少山桃核。谁领走多少猎物,就给谁记几个山桃核。这样谁也别想赖帐。隶首回到黄帝宫里,把他的想法告诉给黄帝。黄帝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就命隶首管理宫里的一切财物帐目。隶首担任了黄帝宫里总“会计”后,他命人采集了各种野果,分开类别。比如,山渣果代表山羊;栗子果代表野猪;山桃果代表飞禽;木瓜果代表老虎、豹子……不论哪个狩猎队捕回什么猎物,隶首都按不同野果记下帐。谁料,好景不长。各种野果存放时间一长,全都变色腐烂了,一时分不清各种野果颜色,帐目全混乱了。为这事隶首气的直跺脚。最后,他终于想出一种办法。他到河滩拣回很多不同颜色的石头片,分别放进陶瓷盘子里。这下记帐再也不怕变色腐烂了。由于隶首一时高兴没有严格保管。有一天,他出外有事,他的孩子引来一群玩童,一见隶首家放着很多盘盘,里边放着不同颜色的美丽石片,孩子们觉得好奇,你争我看一不小心,盘子掉地打碎,石头片全散了。隶首的帐目又乱了。他一人蹲在地上只得一个个往回拾。隶首妻子花女走过来,用指头把隶首头一指说:“好笨蛋哩!你给石片上穿一个眼,用绳子串起来多保险!”聪明人就怕人点窍。隶首顿时茅塞大开,他给每块不同颜色石片都打上眼,用细绳逐个穿起来。每穿够 十个数或100个数,中间穿一个不同颜色的石片。这样清算起来就省事多了。隶首自己也经常心中有 数。从此,宫里宫外,上上下下,再没有发生虚报冒领的事了。随着生产不断向前发展,获得的各种猎物、皮张、数字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不能老用穿石片来记帐目。隶首好像再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有一次,他上山寻孩子,发现满山遍野成熟红欧粟子。每株上边只结十颗,全部鲜红色的,非常好看。他顺手折了几枝,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又想利用红欧粟子作算帐的工具,但又一想,不行,过去已经失败过。隶首独自一人坐在地上,越想越没主意了。这时,岐伯、风后、力牧三个人上山采草药,发现隶首手里几串红欧粟子。人坐在地上发呆。风后问隶首在想什么?隶首扭头一看,原是三位老臣,赶忙站起来,把刚才记帐,算帐的想法告诉了三位老臣。风后是指南车创始人之一。他听了隶首的想法,接过隶首的话说:“我看今后记帐,算帐不再用那么多的石片。只用100个石片,就可顶十万八千数。”隶首忙问:“怎么个顶法?”风后叫隶首把红欧粟全摘下来,又折回下十根细竹棒,每根棒上穿上十颗,一连穿了十串,一并插在地上。风后说:“比如,今天猎队交回5只鹿,你就从竹棒上往上推5颗红欧粟子。明天再交回6只鹿,你就再往上推6颗。”隶首说:“那不行!一根棒上只穿十颗,已经推上去5颗,再要往上推6个,那就没有红欧粟子可推了。”风后说:“我问你,5个加6个是多少?”隶首说:“当然是11个!”风后说:“对呀!你就该向前进一位。从颗数上看,只有两个。实际上是11个数。再有,如果猎队交回九只鹿,那你怎么记算?再进一位;9个加11个是多少?当然是20个。从竹棒上的颗数看;只有两颗红欧粟子,实际上顶20个数。就是说,每够十个数,每够100个数,都要向前进一位。比如,再有猎队交回80只鹿,那么怎么记算法?20加80,整100数,再进位,竹棒子颗数就成为一个红欧粟子。实际上它顶100个数。”隶首又问:“进位后,怎么能记得下!”力牧接着说:“这好办,进位后,应划个记号。比如,十个数后边划个圈(10);100个数后边划两个圈(100);1000个数后边划三个圈(1000);10000个数后边划四个圈(10000)。这就叫个、十、百、千、万。隶首明白了进位道理后,信心百倍增加。回家作了一个大泥盘子,把人们从龟肚子挖出来白色珍珠拣回来,给每颗上边打成眼。每10颗一穿,穿成100个数的“算盘”。然后在上边写清位数;如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从此,记数、算帐再也用不着那么多的石片了。算盘,中华民族当代“计算机”前身,5000年前就这样诞生了。随着时代不断前进,算盘不断得到改进,成为今天的“珠算”。特别是民间,当初认字人不多,但是,只要懂得了算盘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人人都会应用。
所以,算盘在古老中国民间很快广泛流传和被应用。
关于算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百年,那时有一种工具叫算版。古人以十个算珠穿成一串,一组组的排列好,放入框内,然后迅速的拨动算珠进行计算。东汉末年,许月在《零记忆》中记载,他的老师刘鸿访问隐士天木先生时,天木先生解释了十四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采用的计算工具很接近现代的算盘。这种算盘每位有五个可动的算珠,上面一棵相当于五,下面四棵每棵相当于1。这一明确记载说明我国算盘的出现比欧洲各国要早。在这本书里,还出现了珠算一词。不过珠算发现后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普及。大约到了宋、元时,珠算逐渐流行起来。宋代珠算在商业中开始占有一定的位置。清明上河图中,赵泰成商店的柜台上就放者一把算盘。它和我们现在使用的基本一样。到了元代,在一些小说、杂文中都用算盘珠用于比喻。徐岳---东汉末数学家,算盘的发明人,莱州人
算盘是人人都很熟悉的计算工具,算盘的发明者是谁?准确的发明年代又是哪一年呢?从东汉时期徐岳的著作《数术记遗》中我们最早看到“珠算”这个字眼。不过,注释中说它只能做加减法。今天看来,这顶多说是算盘的一个雏形吧。从现有可靠资料分析,珠算发明于宋元时期。明代程大位的著作《直指算法统宗》(1592年)是当时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专门讲述珠算的著作。
人们查阅过大量的历史文献,从宋元时期查到程大位(1553~1606)所处的时代,都查找不到算盘发明人的名宇。其实,前面提到的算筹的情况也是这样,这固然表明封建统治者对科技发明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们的发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逐步改进、完善的,很难说是哪一个人的功劳。
珠算是由筹算进化而来的。由于社会的发展,对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人们对筹算进行了改革,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歌诀。例如14+7的歌诀是“七除三进一”,同样,14—7的歌诀是“七退一还三”等等。所有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都有一套歌诀。实际上,在珠算出现以前,除了个别的除法歌诀外,几乎全部的珠算歌诀都已齐备。
歌诀出现以后,计算速度提高了,继续摆弄算筹进行计算,就会手不从心。许多在室外进行计算的商业人员,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尤其容易把算筹摆乱,造成错误。这样一来,珠算代替筹算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不仅条件已经具备,而且成了十分急需的事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工匠、计算人员和商业人员一起,共同研制出巧妙的算盘。
算盘与算筹的相似之处显而易见。在算筹表示的数字中,一根上筹当五,一根下筹当一;而珠算盘中,档上一珠当五,档下一珠当一。筹算中有条约定叫“五不单张”,意思是5不能单用一根筹表示,这就是算盘中档下有五珠的缘由。数学史专家还可以找到算盘中档上有两珠的筹算根据。上述事实,足以证明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的。
算盘是我国古代重大科学成就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运算简易、携带方便等优点,因而被广泛采用,历久不衰。直到今天,珠算仍是我国小学生的必修课。尽管各种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器在市场上已经相当普及,但作加减法时,它们的计算速度仍赶不上珠算的熟练操作者手中的算盘。
文章TAG:
多少人会珠算多少 珠算 国家
大家都在看
-
郑州有什么培训班,郑州初中培训班哪个好
2022-07-17
-
当兵五年退伍找什么工作合适呢,入伍当兵五年
2022-08-04
-
工人技师相当什么职称,技师相当于什么职称
2022-07-17
-
高职单招是什么意思,高职单招俗称小高考
2022-07-18
-
国际海员的待遇怎么样,国际海员的工作怎么样
2022-07-28
-
保健按摩工作怎么样,中医保健按摩有用吗
2022-08-09
-
技师证是什么,驾驶员技师证有什么用
2022-07-18
-
学按摩去哪里,我想去学按摩这方面的技术
2022-07-26
-
女生学美容有什么要求,女生学汽车美容前景如何
2022-07-26
-
在百度上怎么下载ppt,怎样下载ppt插件
2022-07-17
-
语文补课可以补什么,语文需要补课吗
2022-07-20
-
成都学双排键哪里好,是学双排键好还是学钢琴好
2022-07-16
-
学奶茶应该在哪里学,开奶茶店在哪里学技术
2022-07-15
-
工程管理专业 专升本怎么样,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2022-08-05
-
计算机高新证有什么用,计算机OSTA
2022-07-10